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0-03-12
3月9日,國際原油期貨價格暴跌至每桶31美元,較前一日下降至少30%,創下1991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美國彭博社報道稱,這是由于俄羅斯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簡稱歐佩克)首要國家沙特阿拉伯之間爆發了一場。
此次降價旨在支撐原油價格,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導致的需求下降。此前,歐佩克要求俄羅斯將原油日產量進一步削減50萬桶左右。俄羅斯不是歐佩克的正式成員國,雙方的合作協議被稱為“歐佩克+”。
俄羅斯拒絕了這一要求。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道稱,目前,全球已被徹底顛覆,俄羅斯和沙特都誓言要增加石油產量,以爭奪市場份額。
CNBC分析稱,俄羅斯拒絕與歐佩克合作,似乎與蓬勃發展的美國有關。美國沒有限制產量的義務,卻能坐享油價上漲的好處,俄羅斯的怒火因此首先指向了竭力維持油價的歐佩克。
“從俄羅斯利益的角度來看,這筆(減產)交易毫無意義。”俄羅斯石油公司發言人米哈伊爾·萊昂蒂耶夫對俄塔社說,“我們的銷量會被競爭對手取代。”他暗示,歐佩克的減產將為美國頁巖油“騰出空間”。
俄羅斯譴責美國的制裁措施阻礙了“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建設。“北溪2號”管道將把俄羅斯天然氣輸送到德國,與歐洲其他國家連接起來。美國還制裁了俄羅斯石油公司的一家子公司,稱其與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有關聯。
美聯社報道稱,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3月9日會見了俄羅斯駐美大使阿納托利·安東諾夫,姆努欽“強調了有序能源市場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