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半年或可到130美元
中國證券報 2012-3-1
原油市場已經成為集消費、投資、投機、博弈等的一個綜合性角斗場所。歐洲明明知道制裁敘利亞和伊朗對正處在債務和衰退漩渦之中的自身經濟不利,但德、英、法等對制裁則毫不猶豫。從更長的時間來說,由這種“技術性”抬升的油價離階段性峰值不會太遠,2011年美國干預市場是在紐約油價沖上110美元之后;如前所述,當時美國失業率和經濟數據均非常疲軟。預計本次國際社會干預油價的“價格節點”可能不會高于130美元。據美銀美林預測,油價若上漲10美元,就會令石油消費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度增幅減少0.1-0.5個百分點,尤其是美國,作為原油的主要消費國,雖然失業率和經濟數據近期都有所改善,但也很難忍受原油價格停留在130美元上方。
原油上漲對于其他一些國家來說并不是一件壞事,比如時常可以“左右國際事務”的俄羅斯,目前普京正依靠原油出口的獲利提升國內的福利,而伊朗等國正忙著跟可以接受其石油出口的國家簽訂供油協議。如果制裁不起作用,北約還有一種方法,就是聯合干預原油價格,等油價大幅回落的時候,石油出口國的態度可能會產生一些變化。
政治博弈對原油價格的作用比較積極,短期投資者不得不重視和持續關注,但這種博弈并不是影響油價的根本性因素,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對原油的需求基本不會停滯,原油價格底部將因需求的趨勢性支撐而越抬越高。2012年原油價格很有可能重復2011年走勢:一季度使勁漲,二季度迅速回落,三季度筑底,四季度反彈。短期內出現年內峰值的概率不是很大,130美元的油價或許半年內就能見到。
原油市場給力 大宗商品升至十個月高點